创业平台,溢出国防效益
——来自退役军人创业孵化园的调查报告
位于河北省邯郸市高新开发区诚信路9号的珈鼎大厦,有家退伍军人创业孵化园。
站在招牌前,军创园的创办者、63岁的高英回首往事感慨不已。1984年,由她担任场长的牧场,经营陷入困境。正是驻军部队帮着运输设备,建设厂舍,她才走出困境。
感念军人的恩情,高英背着一袋袋爆米花、一箱箱鸡蛋,开始了拥军人生路。前些年,她成功开办河北工程大学军地职业技术学院,2016年,吸收全国各省市创业基地的经验,开办了河北省首家军人创业孵化园。
“孵化”之意,不仅在于孕育,更在于扶助。军创园贯彻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充分利用党和国家对转业退役军人创业就业的各项激励政策,为退役军人培训技能、推荐创业项目。它立足“两送”(送项目、送技术)、提供“三服务”(服务贷款帮扶、服务相关证件办理、服务企业解难题),帮助一批批退役军人开启新的人生篇章。
一年来,军创园取得了多少国防和社会效益?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请看笔者的新闻调查。
●大学生有创业孵化园,退役军人也很需要
大创业模式为多方解忧
整齐的军旅宣传牌、弹壳拼装的纪念品……军创园浓浓的军味儿,让前来“碰运气”的退伍战士刘钊备感亲切。
刘钊是空军某部退伍四级军士长,在部队是优秀士兵、技术大拿。回到地方后,他开过包子铺也摆过地摊,可不对路子,总是感到“有劲使不出”。2016年初,他通过亲友介绍找到军创园。如今,刘钊代理的某品牌豆浆机已在当地颇有名声。
刘钊的经历并非个例。“时代在发展,除了送物送锦旗,还必须着眼时代特点加强创新,把拥军落到实处。”有30多年拥军经历的高英认为,“如今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退伍转业军人需要一个‘闪光的机会’。”
2013年,高英创办军地职业技术学院,为退役军人搞培训、送技术,可效果不太好。“扶上马不送一程,创业起步仍然艰难。”高英说,创业资金、手续、平台都是难题。从河北到河南、从山东到吉林,她走访6个省市考察多家军创基地。回到邯郸后,又到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取经。
“大学生有创业孵化园,退役军人也很需要!”高英受到启发,暗下决心:一定做出个军创园!
在市人社局的帮助下,高英拿出自己创业所得,创建了4000多平方米的军创园,开业之初有52家创业实体入驻。服务贷款帮扶、服务证件办理、服务经营解难……高英以孵化园的“大创业”带动退役军人“小创业”,趟出了一条新的拥军之路。
●退役军人重新扬帆,怎样克服“水土不服”
信息库打通创业资源链
不可否认,很多退役军人回到地方有些“水土不服”:陌生的创业环境、生疏的办事程序、全新的人际关系,成为横亘在他们创业就业路上的“沟坎”。深知其中的复杂和难处,军创园着力为大家打通“信息链”,减少绊脚石。
“人生的列车在这里换乘,军旅的辉煌在这里续写。”看着军创园玻璃上贴着的宣传语,刚在市政府部门找到工作的吴军剑长舒了一口气。
吴军剑在中部战区陆军某炮兵团服役16年,去年底自主择业回到邯郸市。他拿着资料到民政局报到,排队居然排到了大门外,好不容易和工作人员搭上话,留下资料再没问出啥。
听闻吴军剑的境遇,部队的老领导打电话给他:“去找军创园!”
高英拿到吴军剑的简历,如见璞玉:当过炮手、荣立三等功、参与过重大任务……她当即找到市民政局安置办。没多久,吴军剑就被推荐到市委的司机班。
为何别人眼里的难事,到了军创园就变得不难?笔者采访发现,每名参加过培训的人,都感受到高英的巨大“信息库”资源。仅2016年10月份,高英就协调20余家企事业单位,组织退役士兵专场招聘会,帮助180余人找到了满意的岗位。
除了推荐安置,创造就业机会和平台也是高英的心头事。成长和发展的机遇往往就在一瞬,抓不住就会错过。考虑到退役军人长期在部队服役,对就业风向标把握不准,她找来专家围绕企业管理、市场开拓、金融服务、国际贸易等方面,进行业务培训,又帮助新创企业做创业规划。从2016年9月开始,军创园先后组织30次集中培训,为40家企业完成创业规划,帮助75家企业解决了创业过程中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