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提升作战物资保障力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罗少锋 刘振华责任编辑:乔楠楠2018-06-28 09:42

《孙子·军争篇》提出“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从古至今,物资储备对于战争成败都是意义重大。今天战备物资储备作为军事斗争准备的重要内容,是打赢现代战争的物质基础,是有效遏制战争的战略后盾,是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依托。搞好战备物资储备,就要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管理保障能力,为保证军队履行新时代使命任务提供坚实的物资支撑。

准确把握信息化条件下战备物资储备的保障特点。信息化条件下的现代战争,各类武器装备在信息的支撑下飞得更远、打得更准、威力更大,战争的激烈程度和破坏性空前增强,作战物资消耗急剧增加,对战备物资储备的依赖更强,对战时物资保障的要求更高。

战争节奏加快,要求快速精确保障。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大大缩短了从捕获信息到实施攻击的反应时间;远程精确制导武器的大量运用,作战毁伤效能剧增,战争进程加速;现代武器装备的环境适应性提升,战争可以全天候连续进行,加快了战斗力的释放速度。现代战争的持续时间大大缩短,要求战储物资保障必须重视速度、突出精度、保证消耗,实现对任务部队的快速精确保障。

作战空间拓展,要求全面多维保障。在信息化条件下,主要作战方式逐渐发展成为兵力配置分散、火力打击集中的“非接触性作战”,参战军兵种多,战场覆盖面广,前后方界限日益模糊。即使是较小规模的战争,也会在相当广阔的战场范围内进行。作战空间的不断拓展,要求战备物资储备必须紧扣作战行动需要同步实施全面多维的保障行动,在更大地域范围内及时满足多种作战力量的不同物资保障需求。

战场日渐透明,要求安全可靠保障。无论时代怎么变换,战备物资始终是敌方打击的重要目标。现代战场环境的高度透明,辅以远程精确打击武器,作战保障物资在未来战场上也将面临着“发现即摧毁”的威胁。透明的战场环境,要求战储物资必须具备较强的隐蔽伪装、电磁防护等综合防护能力,既要能规避导弹等硬杀伤武器的打击,也要能应对电磁脉冲炸弹等软杀伤武器的破坏。

聚力打造基于信息体系的战备物资储备保障能力。积极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重点加强需求感知能力、资源管控能力、快速投送能力和及时恢复能力建设,形成完整闭环,全面提升基于网络信息体系的联合作战、全域作战物资保障能力。

强化需求感知能力。物资保障需求信息包括提出需求的部队,所需物资的品种和数量,以及需要送达的时间和地点,是组织实施保障的基本前提。一方面,要着眼实时获取物资保障需求信息,通过各类战场信息系统畅通需求信息提报通道,实现对各类参战任务部队物资保障需求的实时获取、汇集和上报,为各级指挥机关组织供应保障提供实时准确的依据;另一方面,应重视对各类保障需求的科学预测,通过加强对作战消耗数据的积累研究,探索作战物资消耗规律,增强战备物资储备的针对性,提高对作战物资需求的满足度。

强化快速投送能力。物资投送涵盖物资分拣、组配包装、多式联运、战场配送等多个环节,是将信息优势最终转化为保障能力的关键所在。利用国家物流体系优势实施军民联合保障,在弥补军事运力不足的同时实现以民掩军。通过国家物流相关信息系统,实时掌握铁路、水路、公路、航空等一切可调用的运输力量信息动态,跟踪在途保障任务状态,促进物资保障全流程各环节的顺畅衔接、高效运转,适时根据战场态势的变化调控在途物资,以最快速度将任务部队所需的各类物资配送到位,确保形成持续作战能力。

强化及时恢复能力。依托国民经济基础强化战中和战后的恢复能力,按照储备标准及时采购回补消耗的储备物资,是维持必要储备规模、积极应对后续各类潜在威胁的客观要求。应通过军民融合、信息共享,全面收集管理各种可用的物资生产、供应信息,掌握各类物资的主要供应商信息,包括其库存状况、生产能力、生产资料储备等信息,并根据变化情况及时维护更新实现动态保鲜,为战时快速精确组织物资应急采购、形成战备物资储备的持续保障能力夯实信息基础。(罗少锋、刘振华)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