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主席主持上合组织青岛峰会并举行系列活动纪实

来源:新华社作者:霍小光 李忠发 刘华责任编辑:焦国庆2018-06-12 00:08

携手前进,开启上合发展新征程——

习近平主席主持上合组织青岛峰会   并举行系列活动纪实

这是青岛举行的《有朋自远方来》灯光焰火艺术表演(6月9日摄)。 凭阑观潮起,逐浪扬风帆。 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凭阑观潮起,逐浪扬风帆。

6月9日至1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国青岛主持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欢迎晚宴、小范围会谈、大范围会谈、双边会见、三方会晤……短短两天时间,20余场正式活动,峰会达成广泛共识、取得丰硕成果,引领上海合作组织迈上新起点。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主席立足欧亚、放眼全球,同与会各方论“上海精神”、提中国方案、谋地区合作、绘发展蓝图,尽显世界级领导人的自信从容与责任担当。

黄海之滨,浮山湾畔。风景秀丽的“帆船之都”,奔涌着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澎湃力量。

海纳百川,见证开放包容的大国襟怀

一年前,上合组织阿斯塔纳峰会,中国接棒轮值主席国。青岛峰会筹备期间,习近平主席亲笔签署的一份份邀请信函,送达成员国、观察员国领导人手中。

应约而至,风云际会。

6月8日至9日下午,一架架飞机降落在青岛流亭国际机场。上合组织领导人齐聚黄海之滨,共商合作发展大计。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9日晚,国际会议中心宴会厅,巨幅工笔画《花开盛世》赏心悦目。

习近平主席微笑同远道而来的各国贵宾一一握手寒暄,表达东道主的真诚与热情。

这是习近平主席作为中国国家元首首次主持上合组织峰会。阔别6年,上合组织再次回到诞生地,国际社会热切期待,进入新时代的中国为上合组织注入新动力。

齐鲁大地、孔孟之乡,人文气息扑面而来。

“儒家倡导‘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主张‘协和万邦,和衷共济,四海一家’。这种‘和合’理念同‘上海精神’有很多相通之处。”欢迎宴会上,习近平主席致祝酒辞,道出中国理念和“上海精神”的内在联系。

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是上合组织发展的灵魂和根基;和而不同、世界大同,是“和合”思想的时代思辨,是中国理念同“上海精神”的琴瑟和鸣。

这是一次展示理念的生动实践——

6日下午5时许,北京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广场。新改革的国事访问欢迎仪式首次启用,习近平主席热情欢迎首位抵达中国的上合组织外方领导人——吉尔吉斯斯坦总统热恩别科夫。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外交礼宾细节之变,折射出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东方大国,从容自信的心态、沉稳大气的仪态、诚挚友好的姿态。

源远流长的儒家文化、会场内的亭台楼阁元素、地方特色的节目表演……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一个个细节凸显中国传统底蕴。

这是一次新的“大家庭”聚会——

作为上合组织接收印度、巴基斯坦为成员国,实现组织扩员后首次举行的元首理事会会议,青岛峰会承载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特殊意义。

“这是巴基斯坦首次以正式成员身份参加上海合作组织峰会,所以会议具有新的意义。”9日下午,国际会议中心安仁厅,习近平主席会见巴基斯坦总统侯赛因,强调了这次峰会特别之处。

一个多月前,习近平主席同印度总理莫迪刚刚在武汉举行非正式会晤。再次见面,两人十分高兴。习近平主席对印方首次作为上合组织成员国与会表示欢迎。

“现在,上海合作组织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发扬优良传统,积极应对内外挑战,全面推进各领域合作,推动上海合作组织行稳致远……”习近平主席主持小范围会谈时的讲话,提出中国倡议,赋予“上海精神”新的时代内涵。现场嘉宾频频颔首,表示赞同。

这是一个不断深化的发展历程——

由中国参与创建、以中国城市命名、秘书处设在中国境内……作为创始成员国之一,中国对上合组织成长一路倾力而为,把推动上合组织发展作为外交优先方向之一。

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塔吉克斯坦杜尚别、俄罗斯乌法、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5年来,习近平主席出席历次峰会,为丰富发展“上海精神”贡献中国智慧,注入源源不断的思想动力。

今天,辽阔丰沃的齐鲁大地,见证中国同上合组织相融相生的历史际会;开放包容的中华民族,再次谱写与世界携手前行的时代篇章。

9日的夜色中,青岛国际会议中心宴会厅在灯光的映照下美轮美奂,犹如海浪中的风帆,蓄势待发。浮山湾防波堤向大海深处延伸,远端的白色灯塔为过往船只指引航向。

宴会厅内,灯火通明,各方嘉宾静静聆听。

“青岛是世界著名的‘帆船之都’,许多船只从这里扬帆起航、追逐梦想。明天,我们将在这里举行上海合作组织扩员后的首次峰会,全面规划本组织未来发展蓝图。”习近平主席的话道出了选择青岛为峰会举办地的深意。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